江西教师招聘备考:腊月的传统民俗
【导读】农历十二月叫腊月。“腊者,猎也,言田猎取禽兽,以祭祀其先祖也。”故腊月在古代属于“祭祀之月”,有许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年味浓郁的民俗吧。
腊月初八——腊八节
腊八节,俗称“腊八”,也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,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,又称为“法宝节”、“佛成道节”、“成道会”等。
腊八节有喝“腊八粥”的习俗。腊八粥,又称“七宝五味粥”、“佛粥”、“大家饭”等,是由大米、小米、玉米、薏米、红枣、莲子、花生、桂圆和各种豆类熬制而成。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。南宋吴自牧《梦梁录》载:“此月八日,寺院谓之腊八。大刹等寺,俱设五味粥,名曰腊八粥。”
腊月二十三——送灶神
腊月二十三,又称“小年”,是传统民间祭灶的日子。灶神又称灶王爷,灶君,或称“灶君公”、“司命真君”、“灶王”,北方称他为“灶王爷”,是厨房之神,也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。中国民间传说十二月二十三(清朝以前是腊月二十四)就是灶神离开人间,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作所为的日子,又称“辞灶”,所以家家户户都要“送灶神”。
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东西如糖瓜、汤圆、麦芽糖、猪血糕等,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,让他上天时多说些好话,所谓“吃甜甜,说好话”,“好话传上天,坏话丢一边”。一般家家户户贴的灶君年画,都会有两句对联,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。因此,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。送走神明后,可别忘了正月初四(一说除夕夜)把众神接回来,此之谓“接灶”或“接神”。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,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神。
腊月二十四——扫房子
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“扫年”,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。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。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。北方称“扫房”,南方叫“掸尘”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按传统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“穷运”、“晦气”统统扫出门。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。
腊月二十五——磨豆腐
民谚称:“腊月二十五,推磨做豆腐”。豆腐,相传为汉朝淮南王刘安发明,将大豆制成豆浆,豆浆在热与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体,即成豆腐。传统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,主要是因为制作的时候添加的凝固剂的不同。南豆腐用石膏点制,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,水分含量在90%左右;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,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,质地较南豆腐老,水分含量在85%左右,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,故而豆腐味更浓,质地更韧,也较容易烹饪。
腊月二十五磨豆腐、吃豆腐,“腐”同“福”,所以有“接福”的意思。今天这一习俗不常见,但人们贴窗花、贴倒福,也是继承了接福之意。
江西教师招聘网申明:
(一)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敬请以省教育厅及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方式:邮件 1546217367@qq.com
填报求职意向
加入考生群

扫一扫填写求职意向
扫码填写江西教师求职意向,为您带来江西教师岗位推送,填写完成 可进入小程序便捷获取更多优质岗位!

扫一扫加入考生交流群
扫码加入江西教师招聘考生交流群,教招每日一练、招聘信息、考试提醒等,教务老师全天在线答疑,快扫码进群吧!
- 火热招聘!2024年南昌大... 2024-02-27
- 萍乡教师招聘:2024年芦... 2023-11-27
- 南昌教师招聘:南昌应用... 2023-11-24
- 南昌教师招聘:南昌工学... 2023-11-24
- 吉安教师招聘:吉安师范... 2023-11-24
- 抚州教师招聘:赣东学院... 2023-11-22
- 赣州教师招聘:赣州市第... 2023-11-21